最近因为放暑假了,本来平时忙于学业的我突然间有了许多空闲时间。今天早上我在整理旧的网站素材时,突然间又看到了我初中和高中时做的三个作品。
抱着好奇的心态,我又重新打开了这几个作品的源代码,仔细地看了看,发现它们居然都还可以正常运行(在修改了一些代码之后)。
感觉这些作品还是都挺有意思的,虽然现在看来有些简单和幼稚,但它们都是我当时的得意之作。
耳斯名言
第一个作品是我初中时做的一个网站,叫做“耳斯名言”。
这个网站的建立之初是为了记录我在初中时老师和同学们说的一些“名言名句”。
这里的“名言”可能是需要加引号的,因为它们并不是一些真正的名人名言,而是老师和同学们在学校里说的一些比较有趣的话语。

网站的设计非常简单,进去就是随机的一句名言,点击下一句就会显示下一句。
要说为什么想制作一个网站来记录这些名言呢?其实是因为我当时正好对网页制作感兴趣,想要尝试一下制作一个简单的网站。
正好我们班上有很多有趣的同学和老师,他们经常会说一些有趣的话语,当时我们就会用纸和笔把它们记录下来。
思来想去,我便和解恪布“一拍即合”,一起制作了这个网站。

头像图片由于素材丢失,已经无法显示。
出乎意料的是,这个网站居然在班级里大受欢迎,甚至很多老师也会来查看。
我们也经常在学校里宣传这个网站,甚至我们还在家长会的时候在电脑上直接展示了这个网站。

海报上的网址和二维码已失效,故打码处理。
在制作的过程中,我也学会了很多网页制作的基础知识,最初版本是使用原生 HTML 和 jQuery 开发的,后来我又尝试使用 Vue.js 2.x 版本进行了重构。
甚至我还利用 Vercel 平台的云函数(Serverless Functions)实现了简单的后端功能,为网站添加了点赞和评论功能。
现在看来,觉得当时的我真的挺厉害的,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代码,但当时的我居然能想到这些东西并自己尝试着实现它们。

耳斯百科
要说耳斯名言是我在初中时的一次尝试,那么耳斯百科就是我在高中时的一次更大胆的尝试:制作一个我们学校里的百科全书。

很遗憾的是,里面的图片素材都已丢失,无法显示。
是不是看着还是挺像样的?
其实这个网站的技术实现并不复杂,采用 Next.js 框架配合 Markdown 文件存储内容的方式构建而成。
百科网站最大的挑战其实是内容的收集和整理工作。
当时是我、解恪布和萧空坎一起,先手写完成了一些基本百科词条的整理,然后再由我把这些词条制作成网页界面。
然后……就没有然后了。
因为到了高二的时候,我们都忙于学业,再加上百科内容的收集难度很大,所以这个项目就一直搁置了。
甚至现在都没有完成一个完整的词条,也没有一个当时的网站截图。
游戏《失落的恪人族》
最后我想来聊一聊我和解恪布在高中时制作的一个游戏项目,叫做《失落的恪人族》。
这个项目其实是我和解恪布在很早就有的一个想法,最早是在初中的时候就开始构思了。但直到高二时,我才开始尝试用网页制作这个游戏。

更多信息欢迎查看我们完整制作的另一款游戏:《一个温暖的故事》
这个项目算是我一次比较完整的网页游戏开发实践,而且当时的我并没有使用任何现成的游戏引擎,而是完全基于原生 Web 技术栈(HTML、CSS 和 JavaScript)进行开发。

这个游戏参考了史悲老师的《宅男的人间冒险》,整个游戏的玩法和界面设计都受到了这个游戏很大的影响。
在这里我也想感谢史悲老师的这款游戏,它给了我很多灵感和启发,也对我后来的游戏制作有很大的帮助。
可惜最后也是因为学业问题,这个游戏并没有完成,只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开头部分。
结语
这篇随笔并不是一篇正式的技术文章,而是我对我初中和高中时的一些作品的回顾。
这些作品虽然现在看来有些简单和幼稚,但却让我在初中和高中时学到了很多网页制作的基础知识,也让我对网页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和解恪布他们一起制作网站的经历,也算是给我的初高中生活增添了许多不一样的乐趣。
这几个项目的源代码我肯定是不会删除的,相信它们会一直保留在我的 GitHub 上,作为我初中和高中时的一个小小的纪念。